“一帶一路”倡議的誕生,給新疆和中亞五國的經貿合作帶來發展的機遇。為了給將來的合作打下堅實基礎,加強新疆與中亞五國律師事務所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兩國律師事務所與高校之間的合作交流顯得尤為重要。
2020年11月28日,國浩中亞法律研究中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法律查明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絲綢之路經濟帶-中亞法律之路交流會”,組織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兩地法學專家、學者在線深入探討中亞法律服務人才的建設問題,以及如何充分研究兩國的相關法律,以法治思維為中國與中亞五國的經貿往來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務保障。
本次活動參會嘉賓有國浩中亞法律研究中心負責人,國浩烏魯木齊管理合伙人、主任溫曉軍,國浩烏魯木齊合伙人盛紅鳳,新疆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青松、鄧社民,哈薩克斯坦議會上議院社會保障、文化、科教委員會主任助理熱合木,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博士生蓮花,參會觀眾包括法學本科研究生以及法律工作者。
在2個小時的交流會中,雙方圍繞“兩國法律比較、人才交流”等內容展開學習、討論和研究。兩地專家們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領域因兩地經濟文化的差異性,給律師的法律綜合服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新疆與哈薩克斯坦毗鄰,兩地律師事務所可以借助區位優勢,建立交流溝通的渠道,為兩地企業的經貿合作搭建法律保障的橋梁。”熱合木助理介紹,近些年中哈兩國開展各類產能合作項目,不僅讓哈薩克斯坦的產業實現轉型升級,也為當地培育出技術隊伍和解決就業問題,還為兩國律師事務所提供了更廣闊的合作發展平臺。
盛紅鳳律師表示,近幾年來,國浩烏魯木齊通過交流、溝通與往來,與哈國律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希望盡快與當地國家的法律、文化、國際專業知識深度融合,為更多合作的中哈企業提供服務。
溫曉軍主任指出,中哈兩國開展產能合作,讓兩國律師事務所迎來了投資、合作等業務,新疆律師事務所可以利用這一契機,充分發揮語言、地緣等優勢,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建設中。“我相信疫情過后會迎來一個合作的爆發期,所以現在我們是培養人才、做好準備、等待時機,將來就可以順利出海。”溫曉軍律師說道。
線上交流會最后,雙方嘉賓以及參會觀眾針對中亞法律服務人才的建設問題各抒己見,并且進行熱烈的討論,共同探索中亞法律服務發展新機遇,觀眾也紛紛拋出問題與主講嘉賓進行交流。
國浩中亞法律研究中心自2017年成立以來,與中亞國家的政府、高校、司法機構、律師事務所等積極建立聯系,簽訂合作備忘錄,雙邊業務共享等,形成了文化、教育、法律、人才交流的合作模式。2020年5月,又與新疆大學法學院互相授牌,建立“一帶一路”卓越法治人才培養產學研基地,正式啟動產學研合作項目,通過項目合作、人才定向培養的方式給中國與中亞五國輸出法律服務人才。本次活動是國浩中亞法律研究中心與新疆大學法學院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法律查明研究中心的首次合作,未來還將進行更加深入的專題探討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