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浩律師事務所女律師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女工委)與青年律師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青工委),在2020年5月10日母親節當日,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成功舉辦了“國浩嘉人”母親節云沙龍活動。來自國浩律師事務所的六位律師媽媽和兩位律師爸爸分享了育兒“心經”以及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點滴,3000余人次同步在線觀看。
她們是律師,也是媽媽。她們一身風華,活得精彩,也在育兒過程中“打怪升級”。在國浩女工委執委、國浩天津管理合伙人曹會杰的主持下,來自國浩石家莊、成都和南京的三位律師媽媽云聚一堂,作為“過來人”分享了面對生育焦慮、二胎及育兒過程的心得。
齊燕:女律師如何面對及緩解生育焦慮
想象中帶娃“母慈子孝”,現實中帶娃不免“雞飛狗跳”。從孕期、哺乳期,到孩子成長期,職場媽媽的生活仿佛始終處于“二十四小時戰斗狀態”,各種焦慮如影隨形,甚至還可能面臨職場技能全方位衰退的困擾。國浩青工委委員、國浩石家莊合伙人齊燕結合親身經歷,坦誠分享了應對生育焦慮的良方。她說,要學習理解、放松和寬容,“告訴自己已經足夠好”;要依托家人、同事的力量共同面對壓力。齊燕律師還建議,女律師孕后要注意身體的保養和工作能力的恢復,并且警惕不要將自己的焦慮轉換為對孩子的控制,“接受自己不是百分媽媽的現實,也要接受寶寶不是百分寶寶的現實”,給孩子的成長留足空間。“不讓焦慮成為自己的絆腳石”,才能更好地感受孩子的愛。
王嘉莉:二胎媽媽的滋養和焦慮
國浩成都合伙人王嘉莉的“大寶”10歲了,如今又迎來一位“小公主”。兒女雙全,也為王嘉莉律師帶來了雙重“幸福”與“挑戰”。同時面對繁忙的工作、亟待輔導作業的兒子、嗷嗷待哺的女兒這“三座大山”,她也曾陷入無盡的忙碌與焦躁,甚至是抑郁,有時還會一不小心就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到與孩子相處的時光中。對此,王嘉莉律師不斷地調整自己心態,化壓力為動力。她想對各位媽媽說,“不好好說話的父母,是孩子性格缺陷的最大元兇”,陪伴孩子的過程是一種修行,他們的成長只有一次,自己的成長也只有一次,一定要讓自己和孩子共同變得更好!
李玥:育兒“金科玉律”Y/N?——FOLLOW你的感覺
國浩南京合伙人李玥是一位喜歡和兒子“一起瘋一起傻”的寶媽,她以近期發生的一則嬰兒因趴睡死亡的案例作為開場,希望引發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育兒理論的反思。李玥律師認為,面對海量的他人經驗、育兒書籍,“盡信書不如無書”,新手媽媽可以不要急著做選擇。“停下來”,聽自己內心的感受,在實踐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方法。育兒道路沒有金科玉律,和孩子一起的成長之路,如童話故事《小馬過河》,不是一昧遵循他人之路。最后,李玥律師向大家推薦了一個名為“愛的抱抱”的視頻,講述了當妻子帶娃特別疲憊的時候,丈夫的一個擁抱可以讓她恢復能量。因此,李玥律師倡議各位爸爸們行動起來,讓自己的理解和擁抱成為媽媽們最大的支持。
隨后,國浩青工委委員、國浩重慶合伙人李東作為特邀男嘉賓參與互動,與三位女嘉賓和主持人討論了關于女律師是否有生兒育女的“黃金時期”等話題。新手爸爸李東律師分享到,父親也應當多陪夫人,盡可能地參與孩子的成長,并且不能把工作當做缺席的理由。此外,李東律師還建議,不妨仿照梁啟超先生寫書信的方式,把孩子當成未來的朋友,平等而溫馨地與孩子交流。
養育孩子、教育孩子、讓孩子在愛里長大的過程,也讓媽媽們真切感受到愛。某種程度上說,孩子也在幫助媽媽成長。在活動的第二部分,三位分別來自國浩深圳、福州和北京的律師媽媽圍繞“平衡”、“溝通”、“陪伴”三大關鍵詞分享了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所總結的寶貴經驗。國浩女工委副主任、國浩成都管理合伙人宋玲玲主持了這一環節。
李曉麗:律師媽媽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平衡
國浩深圳合伙人李曉麗是一位追求“五好”的女律師,在她洋溢著滿滿幸福的分享中,將如何做個好老婆、好兒媳、好媽媽、好律師,以及如何好好愛自己的“幸福小竅門”娓娓述來。李曉麗律師不吝分享了各種小“妙招”,譬如要做個“有煙火氣”的好老婆,不吝嗇對丈夫的贊美;認同自己家人的身份,身心同關懷,做一個好兒媳;盡量不缺席孩子的重要成長瞬間、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親子機會、做好時間規劃、寬容自己的不完美,做一個“夠好的媽媽而非完美的媽媽”。與此同時,李曉麗律師認為,工作和生活總是相互交融的,其實不用太較真“平衡”問題,“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平衡”,不妨跟隨內心,坦然接受不能兼顧的情形,并集中精力解決當下最為聚焦的主要問題。不焦慮,不害怕,做自己,愛自己,直面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慢慢前行就好。
馬蘭花:律師媽媽如何與孩子更好地進行溝通交流
國浩福州合伙人馬蘭花在日常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特別注意和兒子的溝通與交流。她說,自己雖然時常處于出差、加班、開庭等工作狀態,但也珍惜、重視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過程僅有一次,不同時期的孩子心理特點也是不一樣的,在每一個階段,需要根據孩子這個階段的心理特點進行溝通,在一些特殊事情上,比如打架、吵架、受傷、學習問題、早戀問題等,尤其需要注意溝通方式。在發現和孩子的溝通并不一定能達到效果后,馬蘭花律師開始思考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她認為,和孩子的溝通應當是平等的,和孩子相處時,自己應當做好角色轉換,卸下工作中以一擋百的“女漢子”形象,切換為一個媽媽、朋友、學長的角色,充分運用女律師良好的溝通能力,在相處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甚至能夠“和孩子成為朋友式的關系”。
侯志勤:律師媽媽對孩子的陪伴
國浩北京合伙人侯志勤像讀散文詩一樣,溫情講述著自己兒子長大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言語中透露著的,是一個母親的欣慰與驕傲。侯志勤律師的兒子此時正在美國求學,“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在此次疫情中,她默默地給異鄉的兒子提供支持,克制住思念與擔憂,尊重孩子的選擇。侯志勤律師談到,她對龍應臺所說的話非常感同身受,“父母一場,不過意味著,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母親對孩子的陪伴,用陪伴作著最長情的告白,看著他一天天長大、會笑了、會坐了、會說話了、會走了、長大成人了,送他遠行,卻也為孩子撐起一面永遠堅強的后盾,點著一盞永遠亮著的燈。人生就像一部電影,而媽媽會是你最忠實的觀眾。
國浩青工委副主任、國浩福州管理合伙人林庚作為一位“資深爸爸”,擔任本輪環節的互動男嘉賓,就如何讓爸爸更好的參與到親子互動這一話題與三位女嘉賓和主持人進行了探討。林庚律師表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媽媽再盡心盡力,爸爸的角色也是不可替代的,爸爸們同樣應該在家庭生活中盡起責任,而作為職場女性,女律師的工作非常繁忙,壓力山大,一定要注意調節心理,平衡好家庭和工作,建議國浩媽媽們不要“放過”老公,但要“放過”自己。他還強調一定要珍惜陪伴母親的機會,每一次的陪伴都值得回味和珍藏,因為這樣的機會永遠只會越來越少。
心理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曾說,“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需要一個不會報復的人,以滋養出這種感覺:世界準備好接納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鼓勵孩子活出本我;作為媽媽,也不必追求成為一名“完美”媽媽。各位媽媽們,在努力工作、照顧家庭、愛孩子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好好愛自己!
祝愿天下所有的媽媽,永遠健康,永遠快樂,永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