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1日,由中國海商法協會主辦、上海海事大學承辦的“第九屆海商法國際研討會”(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ritime Law:ICML 2018)在上海成功舉行。本屆研討會吸引了包括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法學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各海事法院、國際海事委員會、英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倫敦海事仲裁員協會以及高校、律師事務所、海事咨詢機構、航運公司、保險公司等在內的國內外海商法學術界、海事司法界、航運實務界以及相關政府部門人士和媒體逾350人與會。
國浩上海合伙人陳學斌和國浩上海律師張賽出席了本次會議,并發表論文“Brief Discussion on the Sharing of Shipbuilding Costs after Termination of The Shipbuilding Contract on the Basis of a Case”。在10月30日下午的會議上,陳學斌律師還就該論文發表了英文演講。
陳學斌律師以“淺議有關船舶建造合同終止后的船舶建造費用分擔——基于個案分析”為主題,通過具體案例的介紹,結合船舶建造合同的特點,對該案件中船舶建造費用的分攤進行了分析。陳學斌律師認為,從合同性質上講, 船舶建造合同應當是加工承攬合同,船東應當根據船舶建造的進度分期支付船價,對船舶建造成本和費用負有償付的義務。在該案件中,盡管船舶建造合同提前終止,合同雙方都不存在違約的情況,但船東仍應當對船舶建造成本、船廠造船花費的材料、努力的費用負有償付義務。船東不能以船廠沒有完成船舶建造或者自身沒有違反合同義務而拒絕支付對價。
本次研討會以“新時代海商法理念、體系和制度的發展、變革和創新”為主題,圍繞現代海商法重構與中國《海商法》修改、船舶融資保障與跨境破產、《鹿特丹規則》十周年展望、郵輪運輸旅客權益保障、船員權益保護、海洋環境保護、極地航運與海上安全、自由貿易港與綜合運輸、海事爭議解決的制度創新等十個分議題展開討論。本次研討會是由中國海商法協會主辦的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更是在《海商法》修改列入全國人大立法規劃的大背景下舉行,又恰逢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對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推進國內外的海商法理論和實務研究,發出響亮的中國聲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浩律師對此非常關注,并始終致力于通過法律研究和法律服務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國際貿易中心與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以及高水平自貿區建設等貢獻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