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迪新聞
中哈“一帶一路”高級研修班結業典禮于青島圓滿舉行
2019年12月13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絲綢之路研究院聯合主辦,藍迪國際智庫承辦的中哈“一帶一路”高級研修班于青島隆重舉行結業典禮,來自哈薩克斯坦議會、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館、外交部、財政部、首任總統基金會、高端智庫的16名精英人才在華為期的10天的研修課程圓滿結束。
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 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柴瑜,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秘書長王曉泉為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出席會議并作重要總結發言。青島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祝華,青島市商務局局長趙士玉及青島市優秀企業代表參會。
結業典禮中,趙白鴿主任首先發表題為《“一帶一路”與新型全球化》的講話。她指出,人類社會進入到新型全球化的發展階段,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所倡導的“和平與發展”理念已經成為了新型全球化的旗幟和時代發展的主旋律,中國將本著“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致力于構建“全球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將推動全球治理結構的改革與完善,為全球經濟增長和全面可持續發展創造新動力。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以下簡稱上合示范區)的建立,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打造了新平臺,是地方經貿合作的先行區。
趙白鴿主任向哈薩克斯坦代表表示,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互為友好鄰邦,是永久的戰略合作伙伴。哈薩克斯坦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也是上合組織重要的成員國,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與“一帶一路”倡議戰略對接,兩國之間有著眾多領域的利益交匯點。中哈合作應利用好上合示范區這一國際合作新平臺,發揮上合示范區區位、政策、產業基礎等諸多發展優勢,探索雙邊合作的新機制、新模式,搭建兩國政府合作框架、加強政策、發展規劃對接;加強物流、貿易、金融、商旅、園區的互動往來,實現合作共贏;注重智庫、商會等組織機構的交流合作,充分發揮NGO平臺的促進作用。趙白鴿主任指出,2020年中哈雙方應實現需求和資源的相互匹配,在園區建設、智慧城市打造、人工智能、農業、環保、文旅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
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作總結發言。發言中他指出,作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青島將充分發揮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節點城市的作用,發展國際貿易、現代物流、雙向投資和商旅文化四個中心,推動形成中國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新格局。王清憲表示,中國和“一帶一路”國家、上合組織國家之間貿易合作的空間是非常巨大的。2019年,和上合組織國家貿易量增加了25%多,和“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量增長了接近30%,在中美貿易摩擦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青島的外貿進出口依然增長了11%,大大高于全國水平。
他指出,在中國新一輪的改革開放中,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及與上合組織國家合作中的定位正在非常明顯地發揮巨大感召力,青島的市場活躍程度,尤其是資本市場的活躍程度空前提高,工業新興化、優化產業結構取得重要成果。與此同時青島將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新型制造業、海洋產業等。王清憲向哈薩克斯坦學員表示,以青島上合示范區為依托,中哈合作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雙方一定要把合作落實到具體的項目上,逐一推進,務求實效。
哈薩克斯坦代表團團長、哈薩克斯坦國會參議院辦公廳副主任阿斯卡爾·烏爾杰姆巴耶夫在發言中表示,“青島市是非常美好、漂亮的城市,自然風光十分美麗,與此同時我們親眼看到了中國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我們也明白了為什么中國政府決定將青島作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前沿基地,我們認為這個城市是一個非常具有前景的城市,我們認為這一切也都將會為哈斯克斯坦開辟廣闊的機會。”
回首2019年5月23日,第16屆歐亞媒體論壇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舉辦。論壇期間,哈薩克斯坦參議院(議會上院)議長、論壇組委會主席達麗加·納扎爾巴耶娃特邀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趙白鴿、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張霄、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俄戰略協作高端合作智庫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壯志進行雙邊會談。會談期間,雙方就共同舉辦中哈“一帶一路”國際高級研修班達成一致意見,并計劃于2019年12月正式啟動。
經過近半年的精心籌備和縝密安排,中哈“一帶一路”國際高級研修如期落成并收獲了良好的效果。通過開設此次研修班,中哈雙方進一步加強了對雙方國情、政策的深入了解,探索了未來中哈務實合作的契合點,開創了中哈雙邊交流對話的新模式,為促進哈薩克斯坦青年領導者深入了解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一帶一路”倡議、上合示范區的定位和優勢,學習借鑒中國產業規劃、園區建設、智慧城市打造的相關經驗,分享中國的科技創新成果,共同謀劃未來互利共贏合作搭建了新平臺,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研修在哈薩克斯坦代表心中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雙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促進民心相通。研修結束后,哈薩克斯坦代表依依不舍的與中方人員告別,并表示回國后將會認真研究、落實此次研修之行的智慧成果,為共同實現中哈發展永久戰略全面伙伴關系,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作出貢獻。
趙白鴿:“一帶一路”與新型全球化
一、對新型全球化的認識
全球化經歷過三次典型的變化。第一次,19世紀,英國通過工業革命,樹起了“自由競爭”、“自由市場”的旗幟,建立了工業化時代的全球治理秩序;第二次,二戰以后,美國在全球范圍樹立起了“人權、民主、自由”的旗幟,建立了現有的全球治理秩序。全球化目前正在經歷第三次更迭,即新型全球化。中國順應時代潮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提出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偉大倡議,高舉“和平與發展”的旗幟,致力于讓每個國家和每個人都擁有平等發展的機會,形成新的全球治理結構,引領了時代的前進方向。
二、“一帶一路”對新型全球化的意義
中國倡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對以“和平和發展”為旗幟的新型全球化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方面,“一帶一路”倡議是改進全球治理的新途徑。在倡議推進過程中,能夠推動全球治理結構優化與全球化要求相匹配,能夠改進完善治理結構促進新興國家主動積極作為,從而推動全球治理結構調整。另一方面,“一帶一路”倡議能夠創造全球經濟增長新動力。在推進建設過程中,通過運用第四次產業革命催生的新型科學技術培育新增長點,提振全球經濟,促進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更新,尋求持續增長;對中國而言,倡議有助于調整經濟結構,優化產業結構,擴大各類配套投資和出口,實現宏觀經濟穩增長目標。
三、“一帶一路”的建設原則
“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原則。“共商”即各國共同協商、深化交流,加強各國之間的互信,共同協商解決國際政治紛爭與經濟矛盾。中國順應世界潮流,尊重各國主權,倡導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所有國家一律平等,通過共同協商達成政治共識、尋求共同利益。“共建”即各國共同參與、合作共建,分享發展機遇,擴大共同利益。面對世界經濟困境與挑戰,只有加強互利合作、共同面對挑戰,才能實現共同發展。“共享”即各國平等發展、共同分享,讓世界上每個國家及其人民都享有平等的發展機會,共同分享世界經濟發展成果。
圍繞這三大原則,將建設“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這也意味著,“一帶一路”倡議將圍繞全球治理,推動金融、投資及發展援助等熱點領域的規則重構。“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領域包括促進貿易穩定增長和結構升級,拓展與沿線國家的雙向投資,著力抓好產業園區建設,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高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積極推進海上合作,深化金融領域合作以及密切人文交流合作。與之相關的重點行業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信息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行業、新能源汽車、智能機器人及高端裝備制造等等。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重點是依托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若干國際經濟合作走廊;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重點則是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我國與有關國家制定了六大經濟走廊規劃,包括: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中蒙俄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為“一帶一路”建設和不同區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四、上合成員國家是“一帶一路”重要戰略合作伙伴
上海合作組織的建立和發展順應了冷戰結束后人類要求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潮流,展示了不同文明背景、傳統文化差異的國家通過互尊互信實現和平共處、團結合作的巨大潛力。在上合組織現有的成員國中,哈薩克斯坦是非常重要的。
哈薩克斯坦不僅是率先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同時也是上合組織的創始成員國。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曾表示,哈薩克斯坦將堅定支持“光明之路”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對接,在哈薩克斯坦實施“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一系列大型項目,通過發展運輸、物流基礎設施,擴大與中國和整個歐亞地區之間貿易、經濟往來。今年9月,中哈兩國元首一致決定,雙方本著“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精神,發展中哈永久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哈建交27年來的歷史充分說明,無論國際國內風云如何變幻,兩國始終堅持同舟共濟、合作共贏。
五、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
青島上合示范區是承載“一帶一路”倡議和與上合組織國家合作的國際新平臺。青島上合示范區的近期目標——立足與上合組織國家相關城市間交流合作,通過建設區域物流中心、現代貿易中心、雙向投資合作中心和商旅文交流發展中心,打造上合組織國家面向亞太市場的“出海口”,形成與上合組織國家相關城市交流合作集聚的示范區。中遠期目標是努力把青島上合示范區建成與上合組織國家相關地方間雙向投資貿易制度創新的試驗區、企業創業興業的聚集區、“一帶一路”地方經貿合作的先行區,打造新時代對外開放新高地。
基于自身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工業基礎,上合示范區將積極探索與上合國家重點領域的交流合作,完成四大重點任務,即打造四大中心,第一是建設區域物流中心,第二是建設現代貿易中心,第三是建設雙向投資合作中心,第四是建設商旅文交流發展中心。此外,園區合作可以作為載體,搭建多方交流對接的平臺。與此同時,上合示范區也應積極探索與上合國家新的合作機制,實現G2G,B2B,T2T。G2G,即要搭建政府合作框架、加強政策、發展規劃對接;B2B,即加強經貿往來,促進投資合作,實現與上合國家的合作共贏;T2T,即加強智庫、商會等組織的交流合作,發揮NGO平臺的促進作用。
六、2020年中哈合作計劃
2020年中哈合作將分為四大重點,即雙邊互訪、聯合研究、雙邊會議、項目合作。從智庫的角度來看,雙邊互訪有兩大重要事件,首先應中華人民共和國邀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參議院議長達麗加·納扎爾巴耶娃閣下將率領議會代表團訪華。其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藍迪國際智庫計劃在2020年組團訪問哈薩克斯坦,同時舉辦“青島推介日”活動。第二,要結合哈方需要和中方優勢進行聯合研究,內容涉及產業規劃、智慧城市、園區建設等重要方面。第三,目前在列的兩大重要會議為青島上合國際貿易投資博覽會和膠州市上合示范區舉辦板橋鎮論壇,雙邊會議的召開將為中哈務實合作搭建橋梁。第四,根據青島乃至全國的優勢企業資源,2020年計劃在在中哈之間開展智慧城市、園區建設、農業、新型制造業、人工智能、生態環保、貿易及文旅等領域的合作。
“一帶一路”簡訊
【01】12月14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斯洛文尼亞副總理兼外長采拉爾會談后共同會見記者。王毅介紹了中方對中國同中東歐國家合作(“17+1合作”)的看法。王毅表示,“17+1合作”是根據中國同中東歐國家的共同愿望打造的跨區域合作平臺,成立近8年來,已經搭建起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立體架構,在近20個領域建立合作機制,每個領域都取得了早期收獲和重要成果。經同中東歐17國商定,2020年上半年將在中國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這體現了中方對“17+1合作”的高度重視,也響應了17國提升合作水平的普遍愿望。中方考慮將峰會主題定為“聯動互通、綠色創新、開放共贏”。這一設計符合當今時代發展潮流,符合歐洲各國努力目標,符合中國對外合作方向。中方愿通過此次峰會,同中東歐國家打造合作共贏升級版,開辟互利互惠新愿景,促進中歐關系新發展。新華網 2019-12-16
【02】非洲政策研究所與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日前在內羅畢聯合舉辦中非能源合作成果發布會。與會者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下能源合作助力非洲大陸可持續發展。非洲政策研究所負責人彼得·卡格萬加在會上致辭說,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非中應促進電力等能源合作,非洲需要中國的幫助以滿足其急速增長的能源需求。中國駐肯尼亞大使吳鵬說,能源合作是中非合作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一直積極參與非洲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并支持非洲國家發展油氣基礎設施建設。新華網 2019-12-16
【03】巴西當地時間12月15日,在由巴西中國浙江商會舉辦的“一帶一路”中巴合作機遇論壇上,來自中巴雙方的代表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就當今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實現兩國進一步合作發展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中國駐里約總領事李楊從“一帶一路”的宗旨和原則等四個方面闡述了對該倡議的理解。他表示,截至目前,拉美大陸已有19個國家同中國開展了“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但還未與巴西簽署相關協議。作為在巴外交機構,里約總領館有責任和義務全面宣講“一帶一路”倡議,使其清楚地了解該倡議將給兩國合作與發展帶來的好處,逐步實現雙方在該框架下的合作。中交上海航道局巴西海事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羅俊表示,中交公司進入巴西至今已有20年,公司真正的發展壯大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特別是近日中標了薩爾瓦多-伊塔帕里卡跨海大橋項目。他指出,“一帶一路”倡議的意義在于遵循人類命運共同體原則,中交公司將促進“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實現中巴的共贏發展,使雙方人民共享經濟發展,共享人類科技、文化等方面的進步。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12-17
【04】“中非合作與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舉行。與會專家圍繞基礎設施建設、經貿合作、工業發展、創新與技術、政策協調和人文交流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說,從基礎設施到民生改善,從貿易投資到文化交流,“一帶一路”建設在非洲大陸不斷延伸,惠及中非人民。2021年,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將在塞內加爾召開。塞內加爾作為中非合作論壇共同主席國,在開拓中非合作新領域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建設報 2019-12-17
【05】第十三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日前在巴拿馬城開幕,來自中國和拉美的近1300名政府、國際組織、商會和企業代表圍繞“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實現中拉共同發展繁榮”的主題深入探討,為中拉合作建言獻策。本屆企業家高峰會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巴拿馬工商部、美洲開發銀行等共同主辦,聚焦推動中拉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探討中拉工商界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中拉在基礎設施、金融、貿易、中小企業發展等領域尋求合作機遇和方向等。為期三天的高峰會以主題發言、展覽和企業對接會等多種形式進行,與會來賓圍繞中拉共建“一帶一路”的機遇與挑戰、對全球價值鏈的深度融入、加強投融資合作促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等議題進行了交流。中國建設報 2019-12-17
【06】12月17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明年還將再次修訂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在更多領域允許外商獨資經營,清單之外不能設限,保障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她還指出,隨著這些新舉措的實施,中國外商投資環境會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便利化程度會進一步提高,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項目落地中國。當日,國家發改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孟瑋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作出如上表述。她指出,在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今年以來,我國吸引外資依然保持了穩定增長態勢,1—11月增長2.6%,引資規模繼續保持全球第二位。一個突出特點是,幾十億甚至百億美元級大型外資項目增多。中國新聞網 2019-12-18
【07】12月17日,中國和馬來西亞相關企業在馬來西亞普特拉賈亞就共同發展馬來西亞大馬城項目簽署相關協議。出席簽約儀式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表示,相信此一項目合作不但能促進馬來西亞經濟發展,也能增進馬中經貿關系和友好往來。TRX城市有限公司和中馬聯營的IWH-CREC有限公司當日簽約共同發展大馬城,其中IWH-CREC是中國中鐵全資子公司中國鐵路工程(馬來西亞)有限公司和馬來西亞依海控股有限公司組成的聯營公司,TRX城市有限公司則是馬來西亞財政部全資子公司。中新網 2019-12-18
【08】12月1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北京發布《歐洲藍皮書:歐洲發展報告(2018~2019)》。本書包括主題報告、歐盟形勢篇、國別與地區篇、專題報告和中歐關系篇等,從重要議題到焦點問題都有涉及,努力提供一個關于2018年度歐洲的全景式概觀。藍皮書指出,中歐關系呈現穩中向好的勢頭,雙方在政治、經貿、安全等領域合作共識日益廣泛,合作成果豐碩,未來將共同努力推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向更加健康發展。藍皮書指出,自2012年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簡稱“16+1合作”)開展以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間的政治互信、經貿往來和人文交往都得到很大提升。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推進,各次區域合作均開始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中國與中東歐合作也被納入“一帶一路”建設框架下。遵循著“一帶一路”建設“五通”的原則,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也聚焦在經貿、投資以及人文交流方面,并取得長足進展。人民網 2019-12-20
【09】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日前與北京融商一帶一路法律與商事服務中心暨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舉行簽約暨調解室揭牌儀式,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深圳羅湖法院調解室正式成立。羅湖區是深圳經濟特區最早建設的城區,也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區之一,位于深圳中部。作為深圳經濟特區成長歷程的見證者,羅湖法院審理過包括全國首宗股票糾紛案件;全國首宗期貨交易糾紛案件;全國首宗物業公司基于違約賠償業主人身傷害的案件以及深圳市首宗合作建房糾紛和深圳市首宗侵害肖像權案件等。近年來,羅湖法院在原有速裁法庭、立案調解的基礎上,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一站式”解決等多項舉措,探索多樣化化解社會矛盾的新方法,有效減少訴訟、促進社會和諧,取得了良好效果。央廣網 2019-12-20
【10】12月18日,中國夾江-中亞區域經濟合作推介會在北京舉行。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駐華參贊、駐華企業等有關負責人出席推介會。本次推介會由四川省夾江縣主辦,主題為“以磚鋪路、紙墨傳情、茶迎八方”,由夾江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商詠梅主持。夾江,是“千年紙鄉、中國西部瓷都”,位于中國“天府之國”四川的西南,擁有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東風堰,與聞名天下的樂山大佛、峨眉山毗鄰而居。夾江還是我國茶葉原產地之一,至今1400多年歷史,茶葉基地規模居四川省第二。推介會上,夾江縣委書記龔德勤表示,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四川省夾江縣在對外開放上邁出了堅定的步伐。近年來,夾江縣積極開拓中亞市場,充分挖掘在瓷器、綠茶、紙張方面的市場潛力,一系列特色產品走進中亞,有效推動了夾江品牌國際化進程。 中國經濟網 2019-12-20
【11】12月19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稱,與外商投資法不相符、不銜接的規定目前已初步清理完。中國擬從明年起實施外商投資法,這是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的重要舉措之一。該法律對投資者在華經營遇到的不少問題和關切做出了有針對性的回應,包括明確不得強制轉讓技術、平等對待內外資企業等。高峰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相關部委對現行相關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了全面清理,廢止或者修改與外商投資法不相符、不銜接的規定,“目前已經初步完成”。官方將盡快完成相關工作程序,及時公布有關情況,確保自2020年1月1日起,不再執行與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不一致的規定。中國新聞網 2019-12-20
【12】12月19日,商務部發布數據,今年1至11月,我國累計對外投資987.8億美元,同比下降1.2%。數據顯示,1至11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66個國家和地區的579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987.8億美元,同比下降1.2%;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349.7億美元,同比增長2.2%,新簽合同額2085.2億美元,同比增長17.5%。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我國對“一帶一路”國家投資合作穩步推進。1至11月,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56個國家有新增投資,合計127.8億美元,占同期對外投資總額的12.9%。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1276.7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61.2%。新華網 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