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日前2020年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研究部署了2020年外匯管理的重點工作,其中提到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服務全面開放新格局。會議要求,認真落實國務院常務會審議通過的12項便利化措施。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開放,支持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雙向開放,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和高質量發展。支持貿易新業態,推進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建設。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自貿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等外匯管理改革先行先試。建設開放的、有競爭力的外匯市場。對于今年的重點工作,會議還指出要適應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不斷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維護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中新網 2020-1-6
【02】更好地為自治區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提供精準高效的司法服務與保障,1月3日至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派出調研組赴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同伊犁州分院、霍爾果斯法院辦案法官一起,深入霍爾果斯實地調研,收集深化“一帶一路”建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疆高院黨組深刻認識為“一帶一路”建設履職盡責的使命重任,通過組織調研找準發揮職能的結合點、切入點,自覺主動地推動“一帶一路”健康發展。調研人員邀請政府相關部門座談,就涉外糾紛成因、特點、類型進行梳理,針對涉外糾紛解決平臺、機制缺失與不順暢問題,積極探索解決方案;與當地外貿企業溝通交流,掌握企業涉法問題和司法需求;實地走訪邊境合作中心中方商戶并征求意見建議,為擬訂“一帶一路”司法應對策略積累第一手資料。人民法院報 2020-1-6
【03】1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基里巴斯總統馬茂會談后共同見證兩國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的簽署。這標志著中國同所有10個建交太平洋島國都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新華社 2020-1-7
【04】商務部發布【2019年商務工作年終綜述之十六】砥礪奮進,積極穩妥推進對港澳臺地區經貿合作。商務部指出,通過CEPA,進一步擴大對港澳開放;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港澳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落實中葡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成果,啟動第六屆部長級會議籌備,支持澳門中葡平臺建設;港澳臺地區企業參加第二屆進博會積極踴躍。商務部表示,通過CEPA,進一步擴大對港澳開放。為進一步擴大內地服務領域對港澳開放,全面深化內地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經國務院批準,2019年11月,內地與港澳分別簽署《關于修訂的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協議》自簽署之日起正式生效,并將于2020年6月1日起實施。中新經緯 2020-1-7
【05】在“一帶一路”法治化體系構建進程中,中國法院將會不斷探索服務與保障“一帶一路”建設的司法路徑,與沿線國家深化司法領域的密切合作,共同為“一帶一路”法治化營商環境作出更大的貢獻。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為服務與保障“一帶一路”建設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重要司法文件和改革措施,大力推動中國的涉外商事海事審判向高水平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實施《關于人民法院進一步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總結人民法院服務與保障“一帶一路”建設的成功經驗,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新目標、新舉措與我國涉外商事海事審判工作最新實踐相結合,借鑒國際法發展最新成果及國際民商事審判先進理念,在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轄權、合同效力和合同責任認定、國際海運、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案件的專業化審判機制、涉“一帶一路”建設專項貸款、絲路基金等法律問題、涉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聯合實驗室等案件、“一帶一路”環境保護司法合作、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商事法庭機制完善、域外法查明平臺建設、擴大中國法適用等方面做出新的規定。這些規定充分體現了中國涉外民商事審判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最新進步,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司法不斷開放和提升國際公信力的堅定信心和決心。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專家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國際經濟法室主任劉敬東/人民法院報 2020-1-7
【06】1月6日,中國—老撾工商合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老工商界代表多人出席會議。與會人士認為,中老務實合作潛力巨大,增進兩國企業合作是必然選擇。2019年是中老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10周年。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表示,10年來,中老經濟合作可圈可點。目前,中國是老撾第一大投資來源國、第一大出口市場、第二大貿易伙伴。中老經貿關系密切,彰顯了雙方合作活力。據統計,2019年1月至11月,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56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27.8億美元,主要投向新加坡、老撾等國。許寧寧表示,中老睦鄰友好、雙方政治互信度高,中老經貿合作互補性強等因素是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赴老撾投資的主要原因。范敬宜/人民網 2020-1-8
【07】針對中巴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議定書生效情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月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介紹稱,議定書核心內容是在原自貿協定基礎上,大幅提高貨物貿易自由化水平,有關關稅減讓措施已于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有記者提問,據報道,中巴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議定書于近期生效,有關關稅減讓措施已于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你能否進一步介紹有關情況?耿爽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關于修訂<自由貿易協定>的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已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生效。他指出,《議定書》對原自貿協定中的貨物貿易市場準入及關稅減讓表、原產地規則、貿易救濟、投資等內容進行了升級和修訂,并新增了海關合作章節。其中,核心內容是在原自貿協定基礎上,大幅提高貨物貿易自由化水平。《議定書》規定,中巴兩國間相互實施零關稅產品的稅目數比例將從此前的35%逐步增加至75%。此外,雙方還對占各自稅目數比例5%的其他產品實施20%幅度的部分降稅。有關關稅減讓措施已于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黃鈺欽/中新網 2020-1-8
【08】1月7日,第三屆中國哈爾濱烏克蘭日活動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啟動,旨在深化兩地交流合作,共促雙贏。來自烏克蘭超硬材料研究所、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巴頓焊接研究所、烏克蘭國家科學院無線電物理電子研究所、烏克蘭國立鐵路運輸大學、哈爾科夫國立技術大學、哈爾科夫國立無線電電子大學、哈爾科夫國立食品工業大學、蘇梅國立大學、尼古拉耶夫國立船舶制造大學和尼古拉耶夫船舶設計局的近40位嘉賓參加活動。同日,哈爾濱·中國-烏克蘭聯合創新合作平臺揭牌儀式啟動。該平臺是黑龍江省首個專業化對烏克蘭合作平臺,全面展示烏克蘭在科技、教育、經濟和文化領域的優秀成果。劉錫菊/中新網 2020-1-8
【09】1月8日,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商務部將繼續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在當日舉行的2020中外投資促進機構工作會上,王受文說,中國的國內市場未來將成為全球最大國內市場,中國有非常強的產業配套能力,為外商投資提供扎實的合作基礎。此外,中國市場的創新能力也在不斷提升,特別是在互聯網、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潛力將持續穩定釋放。“綜合評價,中國仍然具有吸引外資的綜合優勢。”王受文表示,商務部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將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人民日報 2020-1-9
【10】1月8日,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在于北京舉行的2020年全國貿促工作會議上表示,2020年將更加廣泛調動工商界參與積極性,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高燕介紹,2019年,全國貿促系統充分調動工商界力量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顯著成效:成功舉辦“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中外企業簽署125項協議,總金額640多億美元;參與舉辦的東北亞博覽會、中阿博覽會促成簽約項目455個,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促成對印尼產能合作等項目35億美元;創辦全國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等新品牌;實施出國展覽項目500多個,參展企業2萬多家,促成成交和意向成交數十億美元。高燕說,下一步,全國貿促系統將著眼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行穩致遠。申鋮/新華網 2020-1-9
【11】商務部發布消息稱,2019年“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取得新發展新提高新突破。貿易往來持續擴大。2019年前11個月,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1.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4.8%,高于同期外貿總體增速,占比提升至29.3%;投資合作不斷深化。2019年前11個月,我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127.8億美元;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1276.7億美元,同比增長41.2%,完成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746.1億美元,同比增長1.3%;沿線國家對華直接投資額70.2億美元,設立外資企業4964家;項目和園區建設穩步推進。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取得積極進展,中巴“兩大”公路建設順利推進,中俄同江、黑河大橋合龍,中尼樟木―柯達里口岸恢復通關,阿聯酋哈利法港運營。我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已累計投資340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稅費超過3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32萬個。中國金融新聞網 2020-1-10
【12】在東盟經濟共同體建設迎來第五個年頭之際,東盟秘書處發布年度《東盟融合報告》指出,東盟以3萬億美元的體量躍升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較4年前上升兩位。在全球經濟動蕩和貿易緊張局勢加劇情況下,東盟對外貿易規模達2.8萬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了23.9%;吸引外國直接投資規模達1547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了30.4%并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東盟秘書處負責東盟融合監測的官員迪嘉嘉表示,這一成績為2020年進一步強化東盟共同體建設、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提振了信心。2020年,東盟將繼續堅持區域一體化建設的大方向。東盟和東亞經濟研究院此前受東盟輪值主席國泰國委托完成的《東盟愿景2040》報告指出,“融合、變革和東盟中心地位”仍將是東盟一體化進程的主題。該院首席經濟學家木村福成表示,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形勢已進入新時期,東盟一體化進程的戰略考量和優先領域都發生了變化,“把握新科技浪潮以發展好東盟”成為主要議題,“拓寬制造業生產網絡、實現高附加值增長、獲取全球價值鏈有利位置”成為東盟各國的普遍追求。經濟日報 20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