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迪新聞
綠色生產力領跑“一帶一路” 藍迪國際助力綠色創新發展
2020年1月12日,由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藍迪國際智庫、生態環境頻道聯合主辦的首屆“一帶一路”綠色生產力論壇暨生態環境頻道開播新聞發布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本屆論壇主題聚焦“生態、綠色、發展”,旨在為綠色發展貢獻綠色創新力、影響力、生產力相融合的成功經驗;動員綠色參與者、行動者、領跑者形成合力,為全人類共享生態文明福祉,持續地作出貢獻。
圖為“一帶一路”綠色生產力論壇暨生態環境頻道開播新聞發布會會議現場
據悉,中國科學院院士、資源遙感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原部長徐冠華,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中國工程院院士,流域水循環模擬與調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浩,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基準標準與污染防治專家吳豐昌,國務院原參事、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名譽理事長石定寰,南水北調專家委員會委員、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咨詢專家組專家夏青等重要嘉賓受邀出席此次活動并發表演講。
藍迪國際智庫平臺環保科技創新型企業:山東天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標研科技發展中心、江蘇歐爾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水環境集團受邀出席。其中,山東天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榮獲主辦方頒發的綠色生產力領跑者證書和金人杯、綠色生產力種子技術獎。
圖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資源遙感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原部長徐冠華發表演講
科技發展路徑“科技成果標準化,標準化引領產業化”的提出者,中國科學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長徐冠華先生作“標準引領,綠色先行”主旨演講,彰顯堅持生態文明引領,推動綠色發展。王浩院士、吳豐昌院士分別做了《綠色創新力、影響力、生產力支撐綠色國力》以及《開展環境基準研究,保障我國生態環境和公眾健康》的主旨演講。
圖為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發表演講
趙白鴿主任圍繞如何開展綠色行動作題為《提升綠色生產力 共創綠色命運共同體》的2020綠色行動動員報告。她指出,綠色發展將成為提升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必須加快推動生產方式綠色化,提高綠色生產力水平,構建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大幅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為將綠色發展的藍圖逐步變為現實,趙白鴿主任提出以下建議舉措:
第一,綠色發展要與地方的生態優勢、經濟優勢有機結合。藍迪國際智庫現為青島、橫琴、寧波、蘇州、南寧等地的頂層設計智庫,以南寧為例:藍迪國際智庫于南寧承辦了“2019中歐綠色智慧城市峰會”,旨在充分發揮南寧優勢地理區位因素和對接歐洲綠色智慧城市的發展契機,加強與歐洲國家的環保技術合作,減少能源消耗,實現綠色發展。
第二,綠色發展要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為目的,以人民的需求為中心,綠色生產力的提高要真正惠及民生。以藍迪平臺企業山東天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其自主研發的生態塑料技術以環保的生態塑料產品替代普通塑料,引領傳統塑料包裝行業轉型升級走綠色發展之路,可快速解決塑料白色污染問題,為城市居民的綠色生活提供便利,同時也為保護土壤,實現農民的可持續性耕種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綠色發展要注重集成和整合的概念,實現環保創新技術的綜合利用。藍迪國際智庫平臺集聚了350家科技創新型企業,重視技術資源的靈活調度與整合。同時,綠色發展要實現完善企業與政府以及企業“走出去”方面的溝通協調機制。
第四,綠色發展要抓住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歷史機遇期,加快、搶占核心技術和標準認證的高地。標準是打造國家優勢的重要條件,將會越來越凸顯戰略性作用,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加快解決標準各異無法實施的問題至關重要。
第五,綠色發展要堅持以技術為核心,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重要作用,釋放綠色發展動能。藍迪國際智庫自 2015年創立以來,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和第四次產業革命發展大勢,將“科技創新引領綠色未來”作為其發展理念,通過“挖掘、培育、推介”的方式為第四次產業革命創新技術企業搭建了平臺。藍迪國際 智庫將與企業緊密合作,積極推進綠色環保工作,助力綠色科技成果轉化,行穩致遠地推動綠色發展。
趙白鴿主任在總結時表示綠色發展是中國的未來,也是中國企業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目標,期待中國引領全球綠色經濟發展,中國企業為綠色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圖為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為泉州綠色創新基地揭牌
此外,本次大會宣布綠色生產力工作委員會將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建設第一個綠色創新基地,轉化綠色種子技術,打造金山銀山,為推動綠色發展增添技術支撐。
本屆論壇攜手社會各界共同高舉綠色標準引領、綠色產品惠民、綠色生產力技術創新、綠色國力振興的新時代大旗,建設生態可持續強國。在此次會議中,藍迪國際智庫攜手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及藍迪平臺企業吹響了提升綠色國力和實現綠色發展的響亮時代號角。未來,藍迪國際智庫將充分發揮應用型智庫的價值和作用,與各方一道努力開創生態文明新時代,為推動世界綠色發展、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構建綠色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一帶一路”簡訊
【01】今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施行。在華外資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外商投資法確立了新型外商投資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標志著中國的對外開放已上升到更全面、更高水平的新階段,有效提振了外資企業的信心。日趨友好的營商環境讓在華外資企業受益良多,很多企業紛紛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9年前11個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6747家,實際使用外資845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0%。張廣琳/人民網 2020-1-13
【02】1月10日,《越南經濟時報在線》報道,越南政府日前簽發越南特別優惠進口關稅表第07/2020號/ ND-CP號法令,以實施2019-2022東盟—中國香港自由貿易協定(AHKFTA協定)。規定進口貨物必須完全滿足以下條件才能享受AHKFTA協定優惠關稅:在與本法令一起發布的特別優惠進口關稅表范圍內;從東盟—中國香港自由貿易協定成員國進口;直接從AHKFTA協定和越南工貿部規定的出口國運輸。另一個條件是,它必須符合原產地規則,并具有根據AHKFTA協定和越南工貿部規定的AHK模板的原產地證書。根據該法令的影響評估報告,并據東盟秘書處的研究,香港經濟結構服務業比例高(占GDP的95%)、基礎設施現代,行政基礎先進,勞動力素質高,以及擁有銀行、金融、保險、航運、航空等領域的領先跨國公司等特征,AHKFTA協定將有助于減少壁壘,鼓勵貿易和投資,從而幫助大多數東盟國家(老撾除外)增加國內生產總值。商務部網站 2020-1-13
【03】1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宣布:經雙方商定,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將于1月14日同日本外務事務次官秋葉剛男在西安舉行第十五輪中日戰略對話。雙方將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中日戰略對話是兩國外交部門進行高級別戰略溝通的重要渠道。當前中日關系總體保持改善發展勢頭,中方希望雙方通過此輪對話進一步凝聚共識、增進互信,為順利實施雙邊重大政治議程、推動兩國關系更好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新華網 2020-1-13
【04】1月14日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介紹2019年全年進出口情況,并答記者問。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人民幣,比2018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3萬億元,增長5%;進口14.31萬億元,增長1.6%;貿易順差2.92萬億元,擴大25.4%。過去的一年,我國外貿發展呈現了總體平穩、穩中提質的態勢。具體看,有以下六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進出口規模逐季攀升。二是主要貿易伙伴位次發生變化,東盟成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2019年,第一大貿易伙伴仍然是歐盟,對歐盟進出口4.86萬億元,增長8%;對東盟進出口4.43萬億元,增長14.1%;對美國進出口3.73萬億元,下降10.7%;第四大貿易伙伴是日本,對日本進出口2.17萬億元,增長0.4%。此外,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9.27萬億元,增長10.8%,高出整體增速7.4個百分點。三是民營企業首次超過外商投資企業,成為我國第一大外貿主體。四是貿易方式結構進一步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五是出口商品以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機電產品所占比重接近六成。六是鐵礦砂、原油、天然氣、大豆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中國網 2020-1-14
【05】1月13日,發改委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9日出席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組織召開的跨國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座談會。寧吉喆指出,歡迎跨國公司按照市場導向、商業原則、企業主體、國際慣例、政府引導的原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本土企業共同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推進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要發揮職能作用,為跨國公司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服好務。證券時報 2020-1-14
【06】1月13日,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外稱,為推動外匯市場對外開放,日前,外匯局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完善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外匯風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進一步便利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管理外匯風險。據悉,通知的主要內容是為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多外匯對沖渠道。如,境外非銀行類投資者可以選擇多家境內金融機構柜臺交易或以主經紀業務模式間接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境外銀行類投資者除上述兩種渠道外,也可以直接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同時,簡化境外機構投資者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的展業流程,進一步完善外匯衍生品交易機制,優化外匯交易信息采集,降低市場主體交易成本。夏賓/中國新聞網站 2020-1-14
【07】1月14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首爾表示,韓方將同中方繼續加強文化等領域交流,擴大人員往來。同時,韓國也將繼續加快自身“新南方新北方政策”同“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和推進步伐。文在寅當天在總統府青瓦臺召開新年記者會。會上,他還積極評價中國在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中發揮的作用。“中國在朝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說,“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對解決相關問題給予了非常多的幫助。我們對此表示感謝,并期待繼續加強同中方在該問題上的合作。”在談到近期朝美對話陷入僵局、韓朝關系遇冷等問題時,文在寅表示,韓朝、朝美關系“并不樂觀,但也還沒到悲觀的程度”。朝鮮雖為其重返朝美談判設定前提條件,但這也表明“朝鮮并未關閉談判的大門”。同時,他認為韓朝關系雖面臨困難,但韓國至今仍在同朝鮮嘗試通過對話擴大雙方合作,并樂觀預期其結果。新華網 2020-1-15
【08】1月1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京發布了《邊疆藍皮書:中國邊疆發展報告(2019)》。藍皮書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邊疆獲得發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而我國邊疆的發展則需要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以實現,邊疆地區是實現“一帶一路”倡議、與周邊國際環境契合的重要空間,邊疆地區與周邊國家的合作是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抓手。邊疆是中國通向世界的前沿地區,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連接線。“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綜合性的全球性的大區域合作方案,主要解決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問題,更具體地說,是解決中國與世界的深度合作問題。“一帶一路”倡議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載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先需要從中國的周邊國際環境做起。常紅/人民網 2020-1-15
【09】1月1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國家檢察官學院廣西分院副院長周銀強應邀到“2020自治區兩會廣西云VR訪談間”進行訪談,就廣西檢察機關充分揮檢察職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話題接受采訪。周銀強表示,2019年,廣西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創新工作理念,建立工作機制,優化工作模式,構建多元化的司法服務保障工作體系,從對內、對外兩方面發力,服務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下一步,廣西檢察機關將更加充好發揮好“三個一”的平臺作用,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國家的外交,服務廣西的經濟社會發展。廣西新聞網 2020-1-16
【10】1月15日下午,以“絲路亞蓉歐·全球共合作”為主題的第二屆“亞蓉歐”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成都舉行。來自波蘭、新加坡、泰國、巴基斯坦、意大利等國家駐川駐渝領事館高層,省、市、區政府部門代表、物流領域專家、物流企業負責人等300多名嘉賓會聚一堂,一起探討和分享了成都國際班列帶來的發展與合作新機遇。在本次大會上,舉行了“一帶一路”產業園區聯盟成立儀式。據了解,“一帶一路”產業園區聯盟由成都國際鐵路港聯合中白產業園、羅茲產業園、泰國產業園、天津東疆保稅港區、中馬產業園等共同參與組建。該聯盟的各個成員將發揮各園區產業優勢,借助亞蓉歐通道串聯供應鏈上下游環節,共同促進通道經濟轉化為產業經濟。人民日報 2020-1-16
【11】“我國對歐盟、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8.0%和14.1%,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勢良好,”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1月17日表示,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增長10.8%,高出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7.4個百分點。寧吉喆17日上午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并介紹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寧吉喆介紹,2019年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15446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298億元,增長5.0%;進口143148億元,增長1.6%。寧吉喆表示,進出口相抵,順差為29150億元。一般貿易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9.0%,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增長4.4%,占出口總額的58.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24216億元,比上年增長1.3%。同花順財經 2020-1-17
【12】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日前在北京透露,到目前,已經有81家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承擔了超過3400個項目。彭華崗當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他表示,去年,中央企業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簽約項目超過460億美元。比雷埃夫斯港、中白工業園、中老鐵路、內馬鐵路一期等“一帶一路”重點項目高質量推進。概括來看,據彭華崗介紹,央企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主要發揮了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推動“一帶一路”沿線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深化能源資源合作;三是積極投身當地社會建設。龐無忌/中國新聞網 2020-1-17